天使投資人王強的牛津訪書記(續(xù))
悶熱。上午九點入寬街北側(cè)的“威斯頓圖書館”(The Weston Library)閱覽。此館建筑中心呈四方形,完成于1936年至1939年,可入藏五百萬冊典籍。對應(yīng)于“舊館”(the Old Library)“飽蠹樓”而稱為“新館”(the New Library)的“威斯頓館”主要收藏原存于“飽蠹樓”及其南面巴洛克風(fēng)的圖書館“拉德克利夫圓樓”(the Radcliffe Camera)等處的手抄與印刷典籍珍本。
下午兩點,在學(xué)院老餐廳看特為安排的館藏古書展。第一次可以親手觸摸翻看活過數(shù)百個歲月的老書籍和老書頁,恍然如在夢中。人間文字珍寶,牛津藏得太多太多。也許正因如此,牛津才展現(xiàn)出愿與人類慷慨分享的大氣度。其實,馬修·阿諾德當(dāng)年早已精確揭示了牛津大氣度的本質(zhì):它所致力澆灌和培植的乃是牛津人不懈追求美與甜蜜的大情愫(this our sentiment for beauty and sweetness)。
威斯頓圖書館(The Weston Library)
眼界大開。記錄幾冊難忘的。
一、“搖籃本”(incunabula)。簡言之,一千五百年以前印刷的古籍統(tǒng)稱“搖籃本”。所觀之冊為1474年拉丁文大開本,每頁雙欄,每欄三十五到三十八行,每行容字母三十個前后。書頁天頭地腳書口留白甚寬,天頭二分之一欄寬,書口欄寬,地腳二分之一欄寬。紅藍(lán)兩色手繪底襯淺棕色圖案的首字母,每段文字起首空白處均標(biāo)以紅藍(lán)兩色提示符。有趣的是,見書口三四處留下書蟲啃噬的勻整小洞,洞深達(dá)二十余張書頁厚。五百四十余年后,顏色的鮮麗依然醒目。
二、1551年印制的一冊大開本。其硬封內(nèi)里用印刷商舊拉丁文書籍廢棄殘頁糊制,節(jié)省成本兼廢物利用??磥硭陌俣嗄昵?,也許更早,已有了“回收”的實踐。
三、1552年拉法對照版《新約》。大開本。厚近三分之一寸的棕色木板封面封底上,燙金壓印浮凸圖案,圖案占據(jù)幾乎整版面。木板硬封右側(cè)上下,嵌有兩枚黑色硬鐵片環(huán)扣,用以鎖書。此冊美艷,卻厚重得只能置于書桌才翻閱得動。
四、1613年版英語欽定本《圣經(jīng)》(The King James Bible)。對開本。四角包銅、中鑲嵌豎菱形銅飾棕色木板封面封底,極厚重。欽定本《圣經(jīng)》初版一刷于1611年,此印應(yīng)為初版二刷,因兩刷無差異。倫敦王室印刷商Robert Barker承印。書頁不印頁碼。正文前附多頁自亞當(dāng)、夏娃始人物譜系圖。亞當(dāng)、夏娃受蛇誘惑墮入原罪及死亡一圖,細(xì)節(jié)生動令人過目難忘。書頁版式迷人,每頁雙欄,每欄單線框,框內(nèi)文字七十二行。左欄左側(cè)和右欄右側(cè)各留二分之一寸寬的邊注欄。每章除章首段落內(nèi)容提示以羅馬字體印刷外,經(jīng)文正文均以哥特式花體大字印出。章首,飾以書頁天頭裝飾圖(head-piece)?;検鬃帜阜鶎?,達(dá)五到十一行文字之譜。耐心翻閱,欣喜發(fā)現(xiàn)《詩篇》(Psalms)一卷竟可集中欣賞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中的絕大部分。此版一出,即執(zhí)英國宗教界與文學(xué)界之牛耳。其霸主地位直到二十世紀(jì)六七十年代才為牛津、劍橋聯(lián)合出版的《新英語圣經(jīng)》所撼動(The New English Bible,《新約》,1961年;《舊約》,1970年;舊約新約合訂本,1970年)。史家麥考萊對英語欽定本《圣經(jīng)》評價頗高,他這樣稱贊說:“假如我們語言寫出的所有其他東西都將消亡,單單憑借這一部(英語欽定本《圣經(jīng)》)就足以淋漓盡致地展示出英語全部的美和力量?!保↖f everything else in our language should perish [it] would alone suffice to show the whole extent of its beauty and power.)
五、1613年版《希伯來文圣經(jīng)》。硬牛皮包棕色木板書封。六格竹節(jié)書脊。書脊第二格燙金印拉丁文書名 Biblia Hebraica;第四格燙金印拉丁文藏者標(biāo)識 Librariae Montani,及卷數(shù)I;其余諸格壓印橫菱形暗花圖案。正文部分,上排拉丁文下排希伯來文,逐行對照。卷中每章第一個詞前(右側(cè))綴以類首字母花飾圖案,圖案幅寬七行文字(拉 / 希)上下。
六、一冊書的內(nèi)封上,哲學(xué)家約翰·洛克留下漂亮瀟灑的簽字。
洛克簽名
七、詩人柯勒律治在斯賓諾莎拉丁文《書信集·II》(Epistola II)第453頁留下英文邊批和附貼于此頁腳注下的五行英文批注。
八、1706年出版的大開本拉丁文《葬儀一覽》。翻到一頁整幅版面的插圖,插圖畫的是一座高拱的墓丘。墓丘表面爬滿野花野草;丘頂長出葉子不太茂盛的兩株矮樹。向上掀起畫著丘前石質(zhì)基座正中墓碑的半活頁,眼前竟出現(xiàn)了長長的墓穴和墓穴內(nèi)八具由外向里一字排去的木乃伊樣的尸體。透視立體。原來,十八世紀(jì)初就有了所謂的“立體書”(pop-up book)。
九、1734年倫敦C. Ackers印制,從阿拉伯文譯成英文并加評注的《古蘭經(jīng)》。正文前有George Sale 洋洋灑灑長導(dǎo)言一篇。書名頁,分三行朱墨雙色印:The KORAN / Commonly called / The Alcoran of MOHAMMED。
欣賞過這些驚艷珍品,書癮再被勾起。逛Blackwell書店珍本部,購書三種:
一、John Milton,Paradise Lost,Golden Cockerel Press,1937年初版。對開本?!敖鹦⌒垭u書坊”此版的彌爾頓《失樂園》僅印兩百冊,其中一百九十五冊用白徹勒手工紙(Batchelor handmade paper)印,此冊編號一百三十六。白徹勒手工紙是以十九世紀(jì)七十年代英國肯特造紙商Joseph Batchelor的名字命名的。此手工紙是英國十九世紀(jì)后半葉至二十世紀(jì)上半葉的紙中精品。其原材料使用的是破碎布料。經(jīng)白徹勒的特殊工序,出來的成品古意盎然,紙質(zhì)厚韌,既宜印刷也宜書寫,可依需求加各式復(fù)雜的水印圖案,抗氧化性強,耐保存?!皠P爾姆斯哥特書坊”、“金小雄雞書坊”等追求品質(zhì)和品味的個人書坊多青睞此紙。獵得的此冊,朱墨雙色印Robert Gibbings設(shè)計的木刻美術(shù)字裝飾書名頁;Mary Groom三十八幅木刻文中插圖和正文天頭裝飾圖(head-pieces),毛邊。正文三百八十頁。原二分之一黑色豬皮包大理石紋布面精裝。竹節(jié)書脊的凸欄燙金。依照“金小雄雞書坊”1930年出版的春季書訊預(yù)告,原出版設(shè)想是,此冊由Robert Gibbings獨立設(shè)計全部插圖,其藝術(shù)風(fēng)格類似該社Eric Gill設(shè)計的《四福音書》(Four Gospels)和《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成書時卻改用了Mary Groom的木刻插圖。Gibbings僅提供了一幅簡潔到極致卻又力道沛然的書名頁設(shè)計。雖有人認(rèn)為Mary Groom的插圖風(fēng)格與文字版式并非水乳交融,但從手頭的成書看,藝術(shù)效果毫不遜色。當(dāng)年,“金小雄雞書坊”主人Christopher Sandford放言:“此書的版式印刷堪稱完美,禁得起任何印書大家對它品頭論足。”
二、The Homeric Hymn to Aphrodite,(古希臘)佚名:《獻(xiàn)給阿芙洛狄特的荷馬體贊美詩》,Golden Cockerel Press,1948年初版。小對開本?!敖鹦⌒垭u書坊”此版為劍橋大學(xué)國王學(xué)院院士、詩人、古典語文學(xué)家F. L. Lucas英譯。毛邊。圖文注釋共三十六頁,每頁上半面英文,下半面希臘文。此版朱墨雙色,僅印七百五十冊,其中編號一至一百為特裝本。此冊編號七百三十三。Mark Severin獨立完成木刻插圖十三幅及書名頁等其他裝飾圖十一幅。原四分之一白色羊皮(parchment)包深綠色布面精裝。綠色布面的封面正中,燙金印Severin設(shè)計的頗令人回味的圖案:一裸女,立于豎起的一片巨型蚌殼中,雙手自頭后撩起飄逸長發(fā)。Severin的情色藏書票名氣頗大,可惜我對搜集藏書票從未燃起興趣。今得此冊,亦可順帶領(lǐng)略此公的情色想象力,知足矣。
Gertrude Hermes著作木刻圖
三、Gertrude Hermes,BEING ILLUSTRATIONS TO SELBORNE,Wales: Gwasg Gregynog LTD,1988年初版。對開本。毛邊。此版僅印兩百四十冊,其中編號I-XXV,用澤卡爾仿人工紙(Zerkall mould-made paper)印。澤卡爾(Zerkall)是十六世紀(jì)德國迪倫南部鄉(xiāng)間最早的一個造紙坊。1903年,瑞士裔工程師Gustav Renker將其買下并擴(kuò)大改造成現(xiàn)代造紙廠。它用機械滾筒式模具模擬手工制紙原理,制成的紙張,質(zhì)感與手工紙比幾可亂真,四邊皆毛,可加水印,且紙的紋路多變,或縱橫交錯或呈漣漪狀,纖維的韌性增強,紙張耐用。二十世紀(jì)上半葉,被稱為“澤卡爾仿人工紙”的這種紙張,因質(zhì)地精良,一時頗為流行。這一名稱甚至成了“優(yōu)質(zhì)紙”(fine paper)的代名詞。此版,全皮裝二十五冊;編號一至兩百為四分之一布面包褐色、白色相間花飾紙板精裝,書脊?fàn)C金,自上而下印畫家名Gertrude Hermes,書名Selborne。所購此冊編號二十八;編號二百零一至二百一十五,散頁未裝。正文三十頁。六幅整頁版面的木刻圖。Hermes的木刻原是“Gregynog書坊”計劃為紀(jì)念懷特《色耳彭自然史》出版兩百周年的新版所設(shè)計。雄心勃勃的新版因故未出。殊為可惜。命運多舛的英國天才女雕塑家、木刻家赫梅絲1983年辭世,這六幅構(gòu)圖精妙的杰作遂成絕響。
文章選自澎湃新聞,2015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