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久久精品熟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巨大精品欧美视频一区,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高曉松:流放自我,收獲遼闊


高曉松,1969 年生于北京,1997 年開始游歷歐美各國,完成小說《寫在墻上的臉》、劇本《那時花開》。代表作品《同桌的你》填補了中國內地校園歌曲的空白,作品集《青春無悔》被評為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典范之作?,F(xiàn)任新浪網駐美文化交流首席代表。2012 年3月,主持的脫口秀欄目《曉說》開始播出。2014 年4 月正式加盟愛奇藝,6 月主持的節(jié)目《曉松奇談》播出。

長輩一直這樣教育我,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997 到1998 年的兩年間,我提著一把琴和一個箱子,行走于世界的不同地方,不停地走,一直走到身上沒有一分錢。

自費留德是備選項??

 

  我是八八級畢業(yè)生,也是最后一屆公費生,畢業(yè)后要服從國家分配,分配到哪兒去哪兒。當時,每班留京名額只有兩個,大多數(shù)人都被分配到其他省的城市,也有人被分配到邊遠地區(qū)。爭取留京名額付出的代價并不比出國小,而且國內外差距明顯,所以大家都特別想出去。后來,國家頒布了一個嚴格的文件,要求公費生為國家做出五年貢獻后才能申領護照,有直系華僑親屬或者旁系華僑親屬的除外。直系華僑親屬可以直接出國,旁系華僑親屬要交國家培養(yǎng)費,差不多一年2500元,清華本科是五年,總計交12500元。而畢業(yè)后做公務員,每月才賺72元,12500元在當時是一筆巨款。沒有直系或旁系華僑親屬的人想出國就更沒有希望了。

  那時候出國賺錢很容易,學生刷盤子或做服務員,每年差不多能掙一萬美元,當時匯率為八點以上,相當于八萬元人民幣,而國內的公務員每年才賺八百元。面對這樣巨大的差距,大家都拼命想出國,大批的大三學生退學出國。沒有直系或旁系華僑親屬背景的人想出國就必須大三退學,因為只要完成學業(yè)就必須依照國家規(guī)定服務五年才能拿到護照出國。但學校為辦理退學的學生保留學籍一年,以確保萬一拿不到簽證或獎學金可以繼續(xù)上學。我母親在德國出生,所以我是直系僑屬,不用服務國家五年,而選擇退學是隨大流,也實在是不想上學了。退學后父母給我辦了自費留德,并保留學籍一年。本來就不想讀了,結果退學就會使原來五年的本科又變成了六年,那就更不想讀了。

  出國時,想法很簡單,只想學個手藝,賺錢養(yǎng)家。我在清華讀的是無線電系,錄取分數(shù)是最高的,但畢業(yè)分配是最慘的,因為當時IT行業(yè)還沒有興起。當年我們系的同學畢業(yè)后,很少從事相關專業(yè)工作,我讀的是雷達專業(yè),更不好找工作了,所以決定轉行。其實家人把我的一輩子安排好了,就是完成清華學業(yè),然后出國留學,而我覺得與家人走一樣的路,沒有一點意思,所以自費留德一直是個備選。我在心里決定不留學,做一些家人不懂的事情,所以才選擇不會跟家人沾上半點關系的電影和音樂。

  后來決定出國讀書,是各方面影響的結果。當時我們全班總共34人,出過國的人數(shù)最多時高達17人,繳納班費時大家都交美元。我一直在國內學習生活,而家里所有人都走留學這條路,自己好像一個土鱉,心里總覺得缺失一塊兒。1996年,我在南京五臺山體育館舉行了自己的作品音樂會,事業(yè)發(fā)展得很好,但家里沒有人到現(xiàn)場看,對他們也沒有什么觸動。再有就是曾經在清華有一個關于讀書無用論的討論會,家人也參與了,現(xiàn)場有位教授提出:高曉松就是讀書無用論的典型代表。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后來決定把這一課補上。

行萬里路,流放自我??

 

  每個人年輕時都會很激進,不僅是思想方面,情感上也激進,覺得發(fā)生什么事情都是大事。即使音樂流派之爭,都覺得很嚴重,睡不著覺。但走出去看一看,會讓自己變得更平和,每到一個地方先去看海,坐在海邊,自己慢慢就會遼闊起來。我還把小時候所有音樂里寫過的、讀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以及畫中的地方都看了一遍。有趣的是,到了巴黎圣母院,我先圍著墻轉了一圈找字母,尋找小說里描寫的刻在墻上的字??戳瞬虐l(fā)現(xiàn),其實對這些地方挺熟悉,因為如果沒有一首歌、沒有一部文學作品提到他們,那他們不是那個樣子。當時看了一本書《流放回來的人們》,講聚集在巴黎的各國藝術家,互相熏陶、碰撞,過著流放的生活,之后帶起整個世界的故事。為了這個目的,我覺得自己應該流放一下,到處走一走。

美國那些事??

 

  目前,我還沒有真正回國,在洛杉磯有很多工作,正在做一部英文的音樂劇,在電影方面也是中美兩邊都涉獵。美國還是有很多人才,尤其在我們這個行業(yè),經歷幾十年積累,大量人才活躍在百老匯、好萊塢、拉斯維加斯等的舞臺上。而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中國的經濟總量有一天超過美國,但中國的電影、舞臺劇、流行音樂是不會超過美國的,周圍的人還是熱衷于美國的流行音樂、電影大片、音樂劇。好萊塢、百老匯歡迎全世界的人參加,美國通過綠卡吸引全世界其他國家藝術學院畢業(yè)的人,為他們提供融合交流的平臺??萍己臀幕夹枰粩鄿贤ㄈ诤?,而且文化交流與國家富有與否沒有根本聯(lián)系,比美國富有的國家很多,比如沙特阿拉伯或者科威特,但世界各國導演很少去這些地區(qū)。所以,這個行業(yè)在中國的發(fā)展還需很長時間。

  選擇中美兩邊工作,對我來說最重要。一個人一生做了多少選擇或者選擇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有權利選擇。也許我沒做別的選擇,就唱一首歌,愛一個人,但是我要有權利選擇。就像一個國家,不能不允許離婚,每個人都要到一個有選擇權利的地方。自由被很多人提倡,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遼闊。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多一種語言,多一種文化,多一個圈子,多一個行業(yè),多一個國家,就會多一分遼闊。

文章選自《海歸者說-我們的中國時代》,主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執(zhí)行秘書長苗綠、CCG主任王輝耀,中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