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人生12講】蕭麗河:走下去才叫夢想
2014年3月17日
(演講實況請關注6月中下旬將在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衛(wèi)視黃金時間播出的,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與東方衛(wèi)視聯(lián)合策劃的《海歸中國》系列節(jié)目。)
蕭麗河,中國第一位女性舞臺燈光設計師,留學美國。其設計既富于東方美學韻味,又體現(xiàn)西方的嚴謹性。與全球眾多優(yōu)秀藝術家進行了廣泛合作,設計作品數(shù)百部,曾兩度獲得美國亞洲文化協(xié)會獎金、兩次贏得中國文華獎最佳燈光設計獎、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市級最佳燈光設計獎。
這是我18歲的時候,中學畢業(yè)以后我見到的第一件跟舞臺有關的——這個燈泡。
我當年中學生的時候,好像夢想不是跟燈泡有關系,我的夢想是畫畫,想做一位很瀟灑的畫家。當時一個念頭,到上戲學美術,一定不錯。
那一年我們只招舞美設計和燈光設計兩個專業(yè)。當時我想我是上海復興中學理科班出身,憑什么讓另一個腦子廢掉呢?我就說老師我要考燈光。
就這么一路,很順利,考到了最后一關,考到了口試??谠囀窃谝粋€實驗室,燈光實驗室,就看到了很多燈泡之類的東西。老師問,你對燈光有什么認識?我就說電影是用鏡頭引導觀眾眼鏡的,讓他看什么就看什么,但舞臺肯定不行,那就是燈光。燈光可以控制你的視覺、表達時間、情感。
說了一大堆。老師覺得這個孩子可能說得比較接近,就說你不要說了,你去接燈泡去。整個考場上還沒有任何一個人點亮這盞燈,這盞燈泡就讓我跟燈光結上了緣分。這是把我引向燈光的第一盞燈。
每個人可能都會碰到這種情況,一開始踏進門,覺得很高興,但是再往前走,太難了,再往前走失去了這種勇氣。作為女孩子更不容易,因為我也不高,所有人都是用鄙視的眼光看,這個小女孩跑來干什么?我心里也沒有成全這樣一個事業(yè)、理想,那個時候,我就捱吧,把后面四年捱掉,拿個文憑就走。
畢業(yè)的時候,老師就說把這個孩子留下,繼續(xù)在實驗室做。后來我去西藏,因為學校正好要招一個西藏的舞美班,覺得年輕人應該出去多歷練,正好合了我的心愿,到西藏多么好,想著可以到那邊去畫畫。
那一刻 我愛上了光
西藏當時是經(jīng)常沒電的,經(jīng)常點蠟燭。在白天看云,在天上留下各種的色彩、光亮。逐漸你就被它吸引了。在很安靜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些光會慢慢帶著你,有很多故事、戲劇性在里面。
真正讓我愛上光,是在一天晚上,大昭寺迎來了一次藏傳佛教的活佛的盛大節(jié)日。
那天沒有電,星星照著路,非常清晰。那天每家每戶的窗臺上都有酥油燈,有那種節(jié)日的氣息。到大昭寺有點晚,當時大昭寺幾百個喇嘛在念經(jīng)。
開始我們沒有搞清楚狀況,結果發(fā)現(xiàn)大昭寺上面有很多酥油燈在亮著,非常莊嚴、隆重。但是下面很安靜,前面黑壓壓全是這些虔誠的教徒在膜拜,但在前面,大昭寺有一盞非常小的酥油燈,這盞燈在黑暗里點亮。
那個時候,那一刻我是被感動了。我說得很抽象,大家可能想象不到。這盞燈在你面前出現(xiàn),它是溫暖的,是希望。那一刻,我覺得我雙膝都是軟的,淚流滿面。不知道是怎樣一種情感在沖擊著我。那一刻,我愛上光了。
當時覺得很幸運,上天非常眷顧我,讓我明白這個光是什么意思。那一刻,我也成為光的門徒。我們經(jīng)常躺在地上看云,非常快樂的時光。但是從西藏下來之后,我做過很多演出,都受到西藏的那盞酥油燈的影響。我覺得我的光源從那邊來,我的靈感都是從那邊來。
這張椅子是我的“奶嘴”
后來我做訪問學者期間,遇見了另外一個生命中非常重要的導師,Jennifer Tipton。當時我每個星期會去聽她的課,不知道他們在談什么。一天,她忽然給我一張條子,我?guī)自聨滋栐谌A盛頓某個劇場彩排。
在劇場后面,就坐在后面看她。當時覺得,沒有什么嘛。
等到彩排、聯(lián)排的時候發(fā)現(xiàn),完全變成你不懂。后來到2000年,我就考了她的研究生。
現(xiàn)在我開始講到這張椅子。這張破破爛爛的椅子,不是家具店新買的,在美國我們很多窮學生會去二手店,這張椅子是皮的,25美金,在那個時候也是不貴的。
我很想體驗你們這代人當時在外面找工作、刷碗,我沒有,我覺得這是一個遺憾。我一直沒有打工,因為沒時間。我經(jīng)常就在這個椅子上睡著了。因為實在太累了。
在研究生一年級的時候,我有八門功課還要加一門語言,語言是每天要跑去敲卡的,幾點進來幾點出去,沒有這個,不及格。八門功課,每兩個星期一個作業(yè),還要到劇場干活、爬梯子,之后回到工作室,手抖著,再切模型、畫圖,已經(jīng)不行了。
基本我們就是睡一天,不睡一天,這樣熬出來的。這種煎熬,經(jīng)常讓你剛剛坐上椅子,就睡著了。睡幾個小時醒過來,還得去干活。
我經(jīng)常笑稱這張椅子是我的“奶嘴”,就很像小寶寶的安撫奶嘴。
我收到耶魯學院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有150個劇本的閱讀,就是你進來默認這些劇本已經(jīng)讀完了。人家可能三小時、兩小時讀完劇本就可以做功課了,我可能要花八九小時,查著字典把劇本讀完,然后再做功課。
好在我們亞洲人都比較有韌性。這張椅子就是我很好的一個伴侶,一直是我的“奶嘴”。第一年沒時間哭,有時間就睡著了,就癱在那兒了。
安靜就是不負責任
到了第二年,更多是文化、價值觀的增長。因為價值觀不同。比如在美國的課堂上,如果你一直保持很安靜的話,老師會說這個同學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你要有自己的見解,你要告訴他,你這樣不對,要大膽地說出來。
這又是一種挑戰(zhàn)。我不是一張白紙,之前有很多文化的烙印,也教了很多本科生?,F(xiàn)在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可能跟你想象中的不對,要從頭到尾重新學起。我到底應該擦掉哪些,保留哪些,這個時候就掙扎、糾結。
老師就看到了,我有很多的情緒。我功課就做得很草率,就一直問自己,自己為什么在這兒,受這么多的苦?我可以好好地在上戲講課,為什么我在這里受苦?然后老師說,你這個態(tài)度不好,給你一個處分。
我被處分了以后,老師就給了我另一盞燈,蠟燭燈,特別平凡,燈光是照亮別人,不是炫耀自己。
我忽然領悟到,Jennifer Tipton我們?yōu)槭裁捶Q她為圣母。她有一種悲憫,菩薩胸懷,演員在臺上,我就襯托著他們,你看不到我,但是我存在,像空氣一樣。
這種情懷,是一個好的燈光師應該有的一種態(tài)度,或者一種人生的觀點。那時候我非常感慨,受到上天眷顧,遇到這樣一個可以把你心靈的燈點亮的人。
你心里有這盞燈,你有這種悲憫之心,有這樣的胸懷,有這樣的態(tài)度,其實你的夢想,不管是什么,走下去,都是可以實現(xiàn)的。
今天看到大家年輕的臉,我覺得我又看到了另外一盞燈,一盞希望之燈。這樣的燈,應該傳承給你們,就是如何把這樣的一種精神可以傳承給中國的孩子們,給中國的下一代,不管做什么行業(yè),只要有這樣一種心,有這樣一個情懷,心里有這樣一盞明燈。我這個光的門徒,肯定是走到底的。但是這個光是你心靈的光,而不只是一個燈泡而已。
謝謝大家。
(演講實況請關注近期在上視新聞綜合頻道播出的《海歸中國》系列節(jié)目)
海歸人生十二講:
【海歸人生12講】王輝耀:開放式人生
【海歸人生12講】陶景洲:人生別怕”歷史誤會”
【海歸人生12講】童世駿:在源頭經(jīng)歷“全球化”
【海歸人生12講】陶闖:歸來有點遲
【海歸人生12講】于剛:瞬間決策 長久思考
【海歸人生12講】高西慶: “一架精妙的機器”
【海歸人生12講】王?。翰粯O致很幸運
【海歸人生12講】張軍:為了構筑發(fā)言權
【海歸人生12講】劉西拉:永遠奔騰的就是我
【海歸人生12講】蕭麗河:走下去才叫夢想
【海歸人生12講】蔣瓊耳:忐忑與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