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詞,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人類社會發(fā)展的現象過程。全球化目前有諸多定義,通常意義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guī)模的基礎上發(fā)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貿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釋為世界的壓縮和視全球為一個整體。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隨著全球化勢力對人類社會影響層面的擴張,已逐漸引起各國政治、教育、社會及文化等學科領域的重視,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研究熱潮。對于“全球化”的觀感是好是壞,目前仍是見仁見智,例如全球化對于本土文化來說就是一把雙刃劍,它也會使得本土文化的內涵與自我更新能力逐漸模糊與喪失。
- CCG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
- CCG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
- CCG一帶一路研究所
- CCG世界華商研究所
- CCG數字經濟委員會
- CCG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圖片
- CCG北方國際人才研究院圖片
- CCG世界華商研究所圖片
- CCG一帶一路研究所圖片
- CCG數字經濟委員會圖片
- 成為系列論壇會員
- 成為系列論壇會員聯系
- 概況介紹
- 兼職研究員
- 未分類
- 概況
- 全球化
- 全球治理
- 美國
- 國際人才政策
- 中美貿易
- 國際教育理念與政策
- 中國開放指數
- 新聞動態(tài)
- CCG品牌論壇
- 中國與全球化論壇
- 學術委員會專家
- 主席/理事長
- 中文圖書
- 品牌論壇
- 研究合作
- 重點支持智庫研究與活動項目
- 概況視頻
- 主任
- 香港委員會名譽主席
- 關于
- 團隊
- 國際關系
- 國際組織
- 加拿大
- 華人華僑
- 國際貿易
- 來華留學
- 區(qū)域與城市
- 媒體報道
- 二軌外交
- 中國企業(yè)全球化論壇
- 高級研究員
- 資深副主席
- 英文圖書
- 圓桌研討
- 建言獻策
- 概況手冊
- 副主任
- 理事申請
- 香港委員會名譽副主席
- 顧問
- 研究
- 國際移民與人才流動
- 區(qū)域合作
- 歐洲
- 中國海歸
- 來華投資
- 出國留學
- 大灣區(qū)
- 活動預告
- 名家演講
- 中國全球智庫創(chuàng)新年會
- 特邀高級研究員
- 副主席
- 雜志
- 名家演講
- 媒體采訪
- 年報
- 秘書長
- 企業(yè)理事
- 香港委員會主席
- 國際顧問
- 國際貿易與投資
- 一帶一路
- 亞洲
- 留學生
- 對外投資
- 國際學校
- 動態(tài)
- 名家午餐會
- 中國人才50人論壇
- 特邀研究員
- 理事長
- 媒體采訪
- 文章投稿
- 副秘書長
- 活動支持
- 香港委員會副主席
- 國際教育
- 非洲
- 數字貿易
- 活動
- 智庫圓桌會
- 常務理事
- 智庫訪談
- 國際合作
- 總監(jiān)
- 中國留學人員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論壇
- 研究員
- 研究支持
- 香港委員會常務理事
- 國內政策
- 拉美
- 專家
- 理事
- 直播
- 捐贈支持
- 主管
- 中國國際教育論壇
- 個人捐贈
- 前瞻研究
- 澳洲
- 咨詢委員會
- 企業(yè)理事
- 其他
- 捐贈聯系
- 中東
- 成為理事
- 研究報告
- 建言獻策
- 出版物
- 理事申請聯系
- 智庫研究
- 音視頻專區(qū)
- 聯系我們
- 觀點
- 捐贈
- 工作機會
- 香港委員會
-
Zamir Ahmed Awan: Blocking Chinese students will hurt US more than China
By Zamir Ahmed Awan,?a senior fellow with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 Chinese students began go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for further studies after China launched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1978. These students in turn contributed to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country’s economic prosperity provided liberal funding to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hinese students with foreign degrees worked hard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al system in China. As a result, many Chinese universities began rising in international rankings. Today several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among the top in the world. Chinese universities not only provide quality education to their own nationals but also provide an avenue to many foreign students, especially from developing nations. From instance, there are around 28,000 students from Pakista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almost all emerging field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riculture, management sciences, finance and economic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spite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available inside China, many Chinese students still go to foreign countries for education, especially to the US. The reasons range from experiencing a different culture to treating a foreign degree as a status symbol. Whatever the reason, Chinese students contribute to the US in several ways. They contribute financially, intellectually and culturally. Their contributions have enriched each and every sector of the U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US has always benefitted from attracting the best brain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role foreign students have played in making the US an economic powerhouse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Foreign students work hard to obtain their degrees but simultaneously contribute towar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S. Since Trump’s administration took over, a discriminatory policy toward foreigners has been introduced; as a result, the best brains from rest of the world are finding it difficult to move to the US. Violence against foreigners and gun culture have also put off many overseas students. Increased cases of robbery and looting of Chinese nationals have created a negative impact on America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Harassment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strict visa policy may be a big hurdle for Chinese students, who constitute almost one-third of the overall popul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to travel to the US. This will hurt US more than China. Chinese will find alternate inside China for quality education, but the US may lose a big source of revenue as well as intellectual workforce.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are the best mode of cultural exchange and public diplomacy. Any restriction on students may adversely impact public diplomacy and promotion of harmony and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It is time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peace through diplomacy, people-to-people contacts and harmony. It time to narrow down difference among nation to ensure global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We need to understand each other and observe tolerance with each other much more than ever, to achieve our common goal of glob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We all are an inhabitant of global village and need to ensure our world prospers for all of us equally. About Author? Zamir Ahmed Awan?is?a senior fellow with 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and?a sinologist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2019年6月12日 -
霍建國:全球產業(yè)鏈,中國的位置很穩(wěn)
專家簡介
2019年6月11日 -
何偉文:為何特朗普對中國極限施壓事與愿違
專家簡介 何偉文,全球化智庫(CCG)高級研究員。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最近發(fā)推特說,華為可以成為潛在貿易協議的一部分。換言之,美國近期對華為的禁令并非真出于國家安全原因——這一指控毫無根據——而是將其當成與中國達成“偉大協議”的籌碼。在美國宣布從5月10日起把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稅率從10%提高到25%,以及美國貿易代表公布即將加征25%關稅的3250億美元中國商品清單后,美國財政部長史蒂文·姆努欽又立刻表示愿意繼續(xù)和中國進行談判。上述種種讓人相信,這一最新的更粗大棒也屬于特朗普“交易的藝術”,即用極限施壓來獲取最好協議。這也給最近中美貿易談判突然中斷提供了解釋:美國政府欲索要更多。美國揮舞更粗大棒,逼迫中國投降的同時又要求談判,這將確保美中全面貿易協議有利于美國。 特朗普總統似乎對這一結果很滿意,宣稱美國因上調關稅可以從中國那里收到1000億美元,并迫使制造業(yè)從中國轉移到越南。不過,這種“交易的藝術”卻遭到中國斷然拒絕,并且,特朗普的沾沾自喜也僅僅是因為錯誤的經濟學知識,以及對歷史的誤解。 中國政府非但沒有投降,反而立刻予以反擊,提高了600億美元美國商品的關稅,并對華為表達了堅定支持。中國財政部還宣布,對中國的芯片和軟件研發(fā)提供五年財政支持。外交部和商務部發(fā)言人均對美國最新舉動予以譴責,強調中國不想打、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并將奉陪到底。發(fā)言人還指責華為禁令是美國政府對個別企業(yè)的不合理打壓。中國媒體也紛紛強烈批評美國這一做法。中國政府已經排除了達成一份傾向于美國利益協議的可能,并強調任何協議必須雙方平等互利。 中國沒理由同意美國予取予求 美國對中國的“極限施壓”因此似乎完全無效。中國沒有必要向美國讓利,因為美國不是中國加入WTO的受害者。中國加入WTO不是美國仁慈的禮物,那一刻也不是中國經濟和貿易起飛的開端。在中國加入WTO之前的17年(1985-2001),中國年均GDP增速就高達9.8%。在中國加入WTO之后的17年(2002-2018),中國年均經濟增速降至9.2%。中國在加入WTO前17年出口累計增幅為901.8%,而加入后17年的累計增幅為834.8%。由此可見,中國的快速經濟增長始于1980年代早期的改革開放,而加入WTO只是總體開放進程的一部分,加入后的經濟高增速只是既有趨勢的延續(xù)。 此外,正如上文所說,美國絕非是中國加入WTO的“受害者”。據美國商務部發(fā)布的貿易數據,2002-2017年間,美國對中國出口累計增長了487.0%,是同期美國全球出口總額累計增幅(123.1%)的近四倍。同期,美國從中國的進口額累計增長了303.8%,是其全球進口額增幅(101.7%)的三倍,但增幅顯著低于對中國的出口增幅。 關稅和華為禁令同樣損害美國 特朗普“關稅由中國支付”的觀念是基于錯誤的知識框架。基礎貿易經濟學告訴我們,關稅是由進口者而非出口者支付的。事實上,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由美國進口商支付,他們再將部分負擔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和用戶。據美國工商組織“關稅傷害美國腹地”2019年5月24日發(fā)布的估算數字,2018年關稅令美國消費者損失250億美元,相當于貿易戰(zhàn)每秒鐘讓美國人損失810美元。隨著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被上調,額外3250億美元中國商品還可能被加征25%關稅,這些負擔還將顯著上升。 一個基本現實是,美國很難找到中國商品的替代供應方。目前已經被加征25%關稅的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中,美國對超過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進口依賴度超過50%。例如,美國2018年從全球進口了4140.3億美元電腦和電子產品,其中1864.5億美元進口自中國,占比為45%,超過其他八大供應方的總和。美國進口商如今能去哪里找到替代供應商?2018年,美國玩具市場規(guī)模為280億美元,其中進口額高達184.9億美元。中國占美國玩具進口總額的88%,金額達163.2億美元。美國玩具經銷商從哪里去找這種規(guī)模的供應商?因此,美國進口商、零售商和消費者別無選擇,只能支付更高的價格。在中間商品方面,用戶們將面臨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利潤。據估計,對2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將導致一個美國四口之家每年多支出767美元,并還將威脅到93.4萬個就業(yè)機會。據行業(yè)團體“貿易合作伙伴”的分析,如果特朗普對剩余的325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也加征25%關稅,將導致美國損失210萬個就業(yè)崗位,美國四口之家每年將多支付超過2000美元。瑞銀集團(UBS)近期的一份研究預計,今年將有1.2萬家美國零售商關門,而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將導致美國零售商成本進一步升高。沃爾瑪、梅西百貨以及其他主要零售商已感受到了沖擊。 在中國供給側一方,美國在中國的跨國公司貢獻了中國對美國出口的50%。關稅也將損害它們的利益。中國美國商會近期的一項會員調查顯示,74.9%的受訪者認為關稅損害了自己在中國的競爭力,52.1%的受訪者表示需求降低,42.4%的受訪者表示制造業(yè)成本升高,38.2%的受訪者表示出現銷售額下滑。 特朗普政府的華為禁令也對全球半導體研發(fā)、制造和應用的供應鏈造成巨大破壞。2018年,華為在全球有1.3萬個供應商,采購了700億美元設備和服務,其中110億美元來自高通等美國供應商。美國領先的芯片制造商也有自己的全球供應鏈。禁令迫使華為執(zhí)行B計劃,即采用自己的芯片和系統,這破壞了國際供應鏈,并同樣損害了美國高科技行業(yè)。中國市場的銷量占美國前十大芯片廠商全球銷量的比重很大,思佳訊的比重達80%,高通為63%,科爾沃為60%,博通為52%,美光科技為50%,英特爾為23%。如果丟掉了龐大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美國芯片巨頭們將難以維持它們對研發(fā)的巨額投入來確保其國際領先地位。這也是為何美國科技股在過去一周出現暴跌。 持續(xù)的緊張局勢毫無疑問將影響中國的出口、工業(yè)、就業(yè)和經濟增速。同時,美國經濟也將受損。美國經濟已經顯露出弱化跡象。盡管2019年第一季度美國GDP增速仍達3.2%,但其主要支柱個人消費開支和私人固定資產投資合計只貢獻了1.09個百分點,低于2018年第四季度的2.20個百分點。這一趨勢在4月份得到延續(xù),零售銷售下滑0.2%,工業(yè)生產下滑0.5%。 世界經濟也將成為中美貿易戰(zhàn)的受害者。IMF最近一篇文章說,如果對全部中美貿易加征關稅,全球GDP將損失0.3%。如果貿易關系繼續(xù)惡化,經合組織預計到2021年全球GDP將損失0.7%,即約6000億美元。 事實將再一次證明,貿易戰(zhàn)不會有贏家。美國的單邊貿易霸凌正在走進死胡同。唯一的出路是基于WTO規(guī)則的面對面談判,達成雙方平等互利的協議,結束目前的緊張局勢,并將雙邊貿易、全球經濟帶回正軌。
2019年6月11日 -
China’s rare earths: U.S. should understand its vulnerabilities
-
陶短房:歐洲議會選舉,極右翼民粹勢力遭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