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金斯學會:沒有學生的大學
2015年4月8日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現(xiàn)代意義的智庫
布魯金斯學會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現(xiàn)代意義上的智庫,其成立可以追溯到1916年,由圣路易斯市企業(yè)家、華盛頓大學董事會主席羅伯特·布魯金斯創(chuàng)建。其后,經(jīng)濟研究所1922年成立,羅伯特·布魯金斯研究院1924年成立,兩者于1927年合并為布魯金斯學會,總部位于美國首都華盛頓。布魯金斯創(chuàng)立之初就宣稱自己是“第一個致力于在國家層面分析公共政策問題的私人組織”,其愿景有三方面:捍衛(wèi)美國民主;確保美國公民經(jīng)濟與社會福利、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機遇;推進一個更加開放、安全、繁榮和合作的國際社會。
2002年,斯特羅布·塔爾博特(Strobe Talbott)成為布魯金斯的主席后,開始注重國際化分支機構的拓展。先后建立了薩本中東政策中心(Saban Center for Middle East Policy)和約翰·桑頓中國中心(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2006年又在北京建立了布魯金斯—清華中心(Brookings-Tsinghua Center),2007年7月建立了英格堡醫(yī)療保健改革中心(Engelberg Center for HealthCare Reform),10月在卡塔爾又建立了布魯金斯多哈中心(Brookings Doha Center)。
在組織結構上,布魯金斯學會實行董事會負責制。董事任期為三年一屆,董事會旨在為學會提供商業(yè)和學術治理,批準學術調查的范圍以確保學術的獨立性。目前,布魯金斯學會董事會有83名成員,主要為著名的企業(yè)家、銀行家、學者?,F(xiàn)任董事會主席為清華大學教授、高盛集團前全球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約翰·桑頓(John Thornton)。學會主席的職責為負責日常的行政工作,包括制定政策、推薦項目、人事管理及出版業(yè)務等。
沒有學生的大學
從人員組成來看,布魯金斯學會現(xiàn)有近300名成員,大部分為研究人員,有100多名學者,近100名高級研究員。擔任行政領導職位的人員較少,僅有10人。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人員擁有極強的學術積淀,其思想、觀點在學術界擁有極大影響力,學會也因此獲得了“沒有學生的大學”的美譽。研究人員的專業(yè)分布很廣泛。
布魯金斯的研究人員不僅具有極強的學術實力,很多人還經(jīng)常出入于各個政府部門,官方背景深厚??偨y(tǒng)奧巴馬在競選期間就在布魯金斯學會尋找了諸多外交與經(jīng)濟幕僚,就任總統(tǒng)之后,也邀請了多位布魯金斯學會成員加入奧巴馬政府。駐聯(lián)合國大使蘇珊·萊斯(Susan Rice)、白宮國安會亞太資深主任貝德(Jeff Bader)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兩位。布魯金斯學會與政府的關系除了其研究人員會進入政府任職之外,還會有卸任的政府官員到布魯金斯學會任職??肆诸D政府時期的副國務卿塔波特(Strobe Talbott)卸任之后就加入了布魯金斯學會,成為了布魯金斯研究所總裁。
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工作的開展主要是通過研究領域(Programmes)、研究中心(Centers)和研究的課題(Research Projects)等三種形式展開的。研究課題組都是根據(jù)課題的需要隨時召集的,課題一旦完成,課題組就自動解散。截止2012年11月1日,學會共有五大研究領域,13個研究中心,21個在研究項目。
布魯金斯學會所研究領域十分廣泛,從研究主題劃分:主要有商業(yè)與金融等13個領域,如果進步細化可以達213個;從研究地理方位劃分有亞太地區(qū)等8個,具體到80個國家地區(qū)和城市。
專項基金支撐日常運營
學會每年的運營經(jīng)費主要來自創(chuàng)始人羅伯特·布魯金斯創(chuàng)立的專項基金。還有一部分來自基金會、大公司及個人的捐助,2011年布魯金斯學會就從基金會獲得了3700萬美元捐款。而學會從貝爾大西洋公司、J.P.摩根公司、時代華納、華盛頓郵報等大公司接受的捐助占其全部經(jīng)費的近二分之一。此外,布魯金斯學會還會從政府那里獲得一些資助,學會的出版物和投資也會帶來一定的收入。
傳播方式轉向網(wǎng)絡和多媒體
布魯金斯的研究成果以出版物為主,主要有:《布魯金斯經(jīng)濟活動論文》,重點就當前世界經(jīng)濟政治進行分析研究,給政府官員、金融機構、商業(yè)人士和經(jīng)濟學家提供 信息資料;《布魯金斯評論》,主要側重于美國國內事務,涉及領域為政治、經(jīng)濟、宗教、外交等,同時還涉及自己學會相關內容;同時還有一些年刊,例如《國防預算》、《布魯金斯—沙頓金融服務論文》、《布魯金斯貿易論壇》、《布魯金斯教育活動論文》等。在布魯金斯位于華盛頓的大樓一層,有一個精致的書店,其中 只出售布魯金斯的各種研究成果和研究員們的出版物。
布魯金斯對重大新聞事件和世界熱點問題的解讀,頗受國際社會的關注和重視。每次發(fā)生重要事件之時,布魯金斯學會的學者總會成為各大媒體爭相采訪的對象。例 如,2011年12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逝世消息一公布,《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英國《金融時報》等多家知名媒體的記者就瞄準布魯金斯學會,各顯靈通找尋相關的研究員,想在第一時間內獲得他們對金正日逝世會如何影響亞洲及世界局勢的分析和看法。
近年來,布魯金斯的研究成果開始充分利用網(wǎng)絡和多媒體的優(yōu)勢,大量的研究成果開始以評論、瀏覽式書籍、言論、活動等形式呈現(xiàn)給讀者。
與政府建立良好關系,包括密切的私人關系
布魯金斯之所以具有超強的政策影響力,非常得益于學會與政府的良好關系,包括與政府成員建立非常密切的私人關系。
布魯金斯學會作為美國政府的重要咨詢機構,非常重視學會與政府決策的影響,直接參與到了美國政府的眾多決策過程當中。歷史上布魯金斯對美國歷屆政府、公共政策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哈定總統(tǒng)時期,學會參與到了聯(lián)邦政府預算草案的擬定,戰(zhàn)爭中債務政策、稅務制度改革方案的制定等政府決策當中。胡佛政府時期,學會研究圣勞倫斯航道的建設計劃后,認為耗資巨大,幫政府取消了該 計劃。在美國大蕭條時期,布魯金斯的經(jīng)濟學家受總統(tǒng)羅斯福委托,開始大規(guī)模研究隱藏在經(jīng)濟蕭條背后的根本原因。布魯金斯的第一任主席和其他學者后來積極反對總統(tǒng)羅斯福的新政,因為他們認為這些政策將阻礙經(jīng)濟復蘇。隨著二戰(zhàn)的爆發(fā),布魯金斯將其注意力轉移至通過一系列關于戰(zhàn)時資源調動與組織等研究來輔助政府 部門。1948年,布魯金斯被要求提交一份關于歐洲經(jīng)濟復蘇計劃的管理方案。而由此提出的組織制度和結構保證了馬歇爾計劃得以認真和務實的執(zhí)行??夏岬峡偨y(tǒng)時期,布魯金斯學會為政府提供意見建議的領域更加廣泛,空間研究計劃、經(jīng)濟政策等無所不包。20世紀80年代,布魯金斯學會在健康保險和稅收方面有過突破性貢獻。90年代將研究成果運用于美國的福利、公共服務和競選財務方面。9.11期間,學會在更有效地組織美國政府和保衛(wèi)國土方面作了大量研究。進入21世紀,布魯金斯在美國州和地方各級地方政府的改造、聯(lián)邦預算的重建、醫(yī)療政策改革和全球貧困等,也做出過重要貢獻。
重視中國研究
布魯金斯還十分重視中國研究。專門設置了獨立的中國研究機構——約翰·桑頓中國中心(John L. Thornton China Center),與清華大學合作建立了布魯金斯—清華中心(Brookings-Tsinghua Center)。
約翰·桑頓中國中心是由高盛集團前首席執(zhí)政官約翰·桑頓捐資建立的,目前已成為學會第二大中心,工作人員也以擴大到8名。2014年2月,我在布魯金斯做訪 問研究時的同事、華裔學者李成被任命為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做為在美國最主要的智庫中擔任中國研究方面主管的華裔學者,李成不僅是中國政治體制和領導層研究的專家,他還有豐富的橫跨中美兩國生活、研究經(jīng)驗,將給中美關系和中美智庫合作架起新的橋梁。李成擔任中國中心主任后,國內不少媒體更 加關注李成所領導的布魯金斯中國研究中心,有很多報道。
李成的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中包括曾任美國國家 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的杰弗里·貝德、克林頓時期任國家安全事務總統(tǒng)特別助理的李侃如等。李成同時還領銜編纂桑頓中心中國思想家系列叢書。該叢書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杰出思想家的專著。他不僅是中國政治體制和領導層研究的專家,他還有豐富的橫跨中美兩國生活、研究經(jīng)驗,將給中美關系和中美智庫合作架起新的橋梁。在《京華時報》對李成做的專訪中,李成表示,中國智庫的學者們要更多爭取國際上的影響力 和話語權,他說,中國經(jīng)歷了歷史上最快速的發(fā)展,任何人,任何事件,即使是當前的房地產(chǎn)泡沫或金融危機,都不能阻止中國前進的步伐,“關鍵在于中國領導人如何抓住機遇”。
2010年9月,作為我在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訪問的研究成果之一,布魯金斯在華盛頓專門為我和幾個學者舉辦了題為“全球背景下的中國人才新規(guī)劃”研討會。這次會議受到美國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近100人出席了這場專門關注中國新人才規(guī)劃的研討會,這也是美國第一次舉辦有關中國新人才規(guī)劃的研討會。作為唯一來自中國的專家和正在布魯金斯的訪問研究員,我很榮幸參加并作了演講。出席研討會的美國學者還有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侃如,中心研究主任李成,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中美技術經(jīng)濟商務中心主任西蒙教授,賓州大學印度研究中心主任卡貝爾教授,紐約時報知名專欄作家,《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弗里德曼等知名專家。這也是我第二次在布魯金斯做演講交流,第一次做的交流是有關中國海歸發(fā)展的專題。布魯金斯學會對中國人才和海歸研究的重視,使我體會到一個真正國 際化智庫所擁有的全球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