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民:全球化時代要建立全球品牌
2015年12月14日
原中國駐法大使、國家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吳建民日前出席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yè)全球化論壇”,他在全體大會5“建設中國企業(yè)的全球制造品牌和服務品牌”上表示,品牌建設并非一勞永逸,全球化時代要建立全球品牌,中國品牌要敞開胸懷。
以下是他的發(fā)言實錄:
品牌建設并非一勞永逸
每一個國家在崛起的時候,都會誕生出一批好的品牌,你看看英國是這樣、德國是這樣、法國是這樣、美國是這樣、日本是這樣,中國也在走這樣一條道路。這個品牌一出現(xiàn),剛才喬總說的我很贊成,它是產(chǎn)品跟質量、服務加在一起形成一個好的品牌,它要使很多人經(jīng)過好多代的努力,才能夠在全球人當中留下一個記憶,大家認這個品牌。但是另外一方面要看到,要毀壞一個品牌,不需要很長時間。這個品牌突然崛起一定有一批人在奮斗,像聯(lián)想、像復星,慢慢在出現(xiàn)。這個品牌現(xiàn)在站住了,過二十年立不立得住,誰也不能打保票。這個品牌是逐漸奮斗、逐漸行進,同時保持品牌好的東西,能不斷吸收外國和中國好的東西,再能夠往前走,這樣的品牌才能站得住,并不是搞一個品牌,就一勞永逸了。一個國家起來會出現(xiàn)好的品牌,但是這個品牌做好很不容易,而且需要多少代的艱辛,這點對今天的中國人很重要。中國今天很飄,像他們講沉下心做品牌,體會到重要性,它比較飄,大家都覺得品牌價值很高,現(xiàn)在好像全世界,中國沒有幾個品牌,為什么不能有中國的品牌,而且這種感情,你看全國各地,包括參加很多研討會,這種言論很多,但是很少人在講品牌要站得住,它不是一個現(xiàn)象,它是多少代的艱辛、多少代的艱苦。
全球化時代要建立全球品牌
第二點,品牌既然是一種商品,就有商品的屬性,它得有買賣,可以轉讓,你像復星把地中海俱樂部買下來,就是一種轉讓。如果這個觀點大家接受的話,我認為今天在中國有一個誤區(qū),叫做民族品牌。你說什么叫民族品牌?我覺得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個民族品牌,可能是一個過時的觀念,今天中國人打造的是全球品牌。昨天三一重工在這里講,我在印度就是印度公司,聯(lián)想到美國就是美國公司,你強調民族品牌,你是給你自己發(fā)展制造障礙呢,還是說對于一種盲目的虛榮心的滿足?今天中國已經(jīng)來到世界的中心,我們要考慮建立全球的品牌,這個全球的品牌,是源于中國的、經(jīng)過中國人的努力打造出來,為地球村村民所接受的東西才行,人家不接受你,你吹什么?沒有用。所以這個誤區(qū),我認為中國人在誤區(qū)里面可能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因為人都是從過去發(fā)展來的,中國長期的封閉形成了很強大的慣性。你聽到有下一個觀點,下一個觀點講起來,大家能夠得到很多的掌聲,我聽了講,好像以前我們國家不得了,一講如何如何,其實這是一種愿景,能不能做到,要看中國人的努力。這個誤區(qū)里面,我們很少講這個誤區(qū)里,我要付出多少的代價,沒有人去講這個東西,所以你看現(xiàn)在中國報刊雜志很多都在講民族品牌,我認為在全球化的時代,民族品牌是一個過時的概念。
中國品牌要敞開胸懷
第三,中國人要走向世界的時候,品牌應該敞開胸懷。復星我就很欣賞,地中海是很好的品牌,他有勇氣講保持法國的血統(tǒng),這多好。應該兼收并蓄,全世界誰有什么好的東西,我們中國人都愿意學習、都愿意吸收,而且在這個基礎上,我相信有一天地中海俱樂部在進步過程中可能有中國元素。中國元素不是強加的,中國元素進去之后,覺得服務更好、更有質量了,那這個品牌就起來更高,這個時候中國人一定要想得很清楚,不應該很狹隘。我覺得我們中國人在擺脫狹隘這個沉重包袱,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yè)全球化論壇”圍繞“中國企業(yè)全球化:新的歷史 新的舞臺”這一主題,舉行了六場全體大會和十場平行論壇?!爸袊髽I(yè)全球化論壇”是國內專注中國企業(yè)國際化具有代表性的國際會議論壇,以廣闊的國際視野、宏觀的政策解讀、高度的戰(zhàn)略思維為廣大與會嘉賓帶來思想盛宴。論壇所搭建的高端交流平臺,對于已經(jīng)“走出去”和有意開拓國際商業(yè)版圖的廣大中國企業(y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論壇自去年舉辦第一屆以來受到國內、國際的廣泛好評。未來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還將每年舉辦此論壇,為中國企業(yè)全球化發(fā)展提供現(xiàn)實意義的指導。
(本文根據(jù)嘉賓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二屆“中國企業(yè)全球化論壇”上的發(fā)言速記整理,未經(jīng)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