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投資研究之政治風險】——文萊
2015年5月25日
位于東南亞的文萊,屬于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實行君主制,信仰伊斯蘭教,首都斯里巴加灣市,素來有“和平之邦”的美稱。文萊,全稱文萊伊斯蘭教君主國,或文萊達魯薩蘭國,北臨中國南海,東西南三面被馬來西亞環(huán)繞,從地圖上來看,文萊呈兩大塊版圖嵌入馬來西亞(如圖1)。文萊是東盟重要成員國,2013年作為東盟輪值國主席,承辦包括東亞峰會、“10+1”、“10+3”領導人會議在內的多項國際會議,影響重大。中國提出與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得到了文萊的積極配合。
圖1:文萊地理位置圖
資料來源:百度地圖
一、文萊國內政治概況
文萊在近代史上曾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二戰(zhàn)時期被日占,1984年脫離英國獲得完全獨立。獨立后的文萊,仍然沿襲其君主制傳統(tǒng),君主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武裝部隊總司令和宗教領袖,高度集權。最高君主稱蘇丹(系阿拉伯語),現(xiàn)任蘇丹是哈吉·哈桑納爾·博爾基亞,系軍事、財政、立法大權于一身。為了協(xié)助蘇丹管理國家,設立法院、內閣、宗教委員會、繼承與冊封委員會等國家機構。其中,立法院并不具有真正的立法職權,法律最終的制定和頒布由蘇丹決定,立法院議長也由蘇丹任命。立法院本身只是蘇丹的法律智囊團罷了。內閣是國家的行政機構,首相是最高長官,由蘇丹自己擔任,內閣下設各部部長以及國家大祭司,管理國家財政、外交、教育、衛(wèi)生等各項事務。宗教委員會主要協(xié)助蘇丹管理國家宗教事務,繼承與冊封委員會負責國家蘇丹的繼承與委任。司法方面,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和總檢察長均有蘇丹任命,難以做到司法獨立。
在政黨制度方面,文萊雖然允許政黨注冊,參與政治生活。但實際上,不符合現(xiàn)行政體的政黨都會遭到取締。目前主要政黨即文萊國家團結黨,該黨由于擁護君主制,宣誓忠于文萊蘇丹,而受到政府的肯定。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文萊政黨并不參與議會選舉,文萊立法院最高議長和議員均有蘇丹自己任命。
同時,文萊還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是其國教,國內設有專門審理穆斯林案件的伊斯蘭教法院,國家的格言是永遠服從于真主的指引。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文萊并不限制宗教信仰自由,國內推行伊斯蘭刑事法,也僅適用于穆斯林群眾。
二、文萊投資環(huán)境及其與中國經貿聯(lián)系
就經濟發(fā)展水平而言,從世行給出的相關數據來看,文萊各項指標均位居世界前列(除GDP總量外),其中尤以人均GDP顯著。文萊屬于高收入水平國家,堪稱是“東亞的迪拜”(見表1)。
文萊的發(fā)展奇跡主要得益于資源開采,原油和天然氣出口占國家GDP總量的一半以上,成為國家發(fā)展主要經濟支柱,這一點與中東產油國沙特、阿聯(lián)酋等出奇相似。為了改變不合理的國民經濟體系,文萊近些年也注重發(fā)展非油氣行業(yè),目前建筑業(yè)、服裝業(yè)、旅游業(yè)正逐步壯大,發(fā)展迅速。從整個國民經濟體系來看,農業(yè)領域幾乎不占GDP。工業(yè)領域,油氣行業(yè)是主導行業(yè),建筑業(yè)目前成為第二大產業(yè),同時服裝加工出口也帶來了巨大收入。服務業(yè)方面,主要得益于旅游業(yè)的發(fā)展,文萊擁有富麗堂皇的皇家宮殿,美麗富饒的海洋資源,尖聳入云的伊斯蘭教堂,諸如此類,不甚枚舉。
除了國家富裕以外,文萊競爭優(yōu)勢明顯,市場開放、稅收優(yōu)惠、投資與貿易的風險相對較低、政治穩(wěn)定、政策透明度高、地理位置優(yōu)越等。根據中國-東盟博覽會官方網站的介紹,為了吸引外資,實現(xiàn)經濟發(fā)展多元化,促進私營經濟發(fā)展,文萊政府實施了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包括免除個人所得稅、進出口稅、薪工稅、銷售稅、營業(yè)稅和生產稅,外國投資者還可以享受免除20年公司稅的優(yōu)惠待遇。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相比,文萊所征收之稅相對較少,可以降低企業(yè)生產成本??偟膩碚f,文萊具有一個安全、穩(wěn)定、成本較低的投資運營環(huán)境,不失為中國企業(yè)走出去的一個絕佳選擇。
另外,從中文兩國經貿聯(lián)系來看,雙方貿易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迅速,交往不斷深化。從1991年到2012年,雙邊貿易額由1.31億美元攀升至16.08 億美元,11年內經貿數額增長了12倍。從雙邊貿易的商品種類來看,中國從文萊進口產品主要是石油,石油占中國進口總量90%以上,較為單一,這點符合文萊國情。而中國對文萊出口產品較為多樣化,包括糧食(文萊本國較少種植農業(yè))、建材、家電、汽車等,各類產品都有。近些年來,兩國政府之間開展了包括水稻研發(fā)、漁業(yè)養(yǎng)殖、石油開采、港口航運等多個領域的項目合作,成果顯著。未來,在中國-東盟自貿區(qū)框架下,“泛北部灣合作”將成為中文雙邊經濟合作新亮點。此外,民間領域中國近年來赴文萊旅游人數也大幅攀升,目前中國已成為文萊第二大旅游客源地,2012年中國赴文萊旅游人數超過4萬人,相當于平均每月超過3300人次??偟膩碚f,雙方經濟合作領域廣、潛力大,雖然雙邊經貿總量基數小,但是保持穩(wěn)步增長趨勢。
三、中文外交關系及在文投資政治風險分析
作為東南亞的小國,文萊主張國無大小,一律平等,對外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通過加入聯(lián)合國、東盟、APEC、伊斯蘭會議等國際組織并積極參與相關進程謀求國際影響力,重視與中、美、日等大國的關系。其中,與東盟關系是其外交關系的立足點和基石。中文兩國于1991年正式建交,建立以來兩國關系發(fā)展穩(wěn)定,高層保持接觸交流,政治互信度較高。中國方面,江澤民主席(2000年)、朱镕基總理(2001年)、李鵬委員長(2001年)、胡錦濤主席(2005年)、溫家寶總理(2011年)、李克強總理(2013年)等高層領導人相繼出訪文萊,對文進行國事訪問或在文出席相關國際會議。文萊方面,文萊先后兩位蘇丹博爾基亞、哈桑納爾業(yè)已到訪中國。其中蘇丹哈桑納爾先后10次訪華或來華出席國際會議。2013年兩國確定建立戰(zhàn)略合作關系。
總的來說,兩國關系發(fā)展順暢,雙邊沒有太多歷史隔閡或現(xiàn)實國家利益沖突,中企在文投資主要考慮以下幾點風險:
南海問題
南海問題屬于中文關系中的潛在不利因素,但是短期內爆發(fā)可能性并不大。眾所周知,在南海爭端中有“六國七方”,其中文萊就屬于一方。但就目前局勢而言,只有菲律賓、越南兩國在南海問題上同中國齟齬不斷,時而激化爭端。駱永昆在《文萊的南海政策》一文中指出,同菲越兩國不同,文萊實行較為溫和的南海政策,非但沒有派兵占領南海諸礁,而且主張維護南海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只不過從長遠的角度考慮,并不排除中文關系因南海問題惡化的可能。理由是,其一,雙方圍繞南海島礁歸屬問題確實存在主權爭端,并且問題的解決一直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二,不排除未來雙方在石油這一戰(zhàn)略性資源的開采問題上引發(fā)爭端。其三,不排除菲越通過東盟擴大南海問題的可能性,東盟如果集體對華政策發(fā)生改變,自然文萊的外交政策也會受到影響。
中文貿易未來可能受美國TPP規(guī)則影響
目前中美圍繞亞太區(qū)域規(guī)則主導權之爭已經公開化,中國有已經成形的中國-東盟自貿區(qū),正在開展中的一路一帶建設,以及倡導中的亞太自貿區(qū)。美國憑借傳統(tǒng)的世界經濟三支柱(世界銀行、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正在談判中的TPP規(guī)則,企圖在維持亞太經濟主導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影響。美國自2009年加入TPP談判后,目前已全面主導該談判進程。而文萊作為TPP最初的發(fā)起國,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視,并且一直熱衷于TPP談判。TPP作為高標準的貿易協(xié)議,涵蓋所有貨物和服務貿易領域,一旦未來成為亞太貿易新機制,而美國若繼續(xù)將中國排除在外,勢必對中文貿易和中國同整個亞太區(qū)域國家貿易造成沖擊和影響。
宗教文化因素
如前文所言,文萊奉伊斯蘭教為其國家,國內大多數群眾都信仰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規(guī)對文萊社會生活的影響滲透在方方面面,例如文萊人禁食豬肉、禁酒、忌血等。這點與大多數中國人都不同,在中國,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xiàn)在,信教的群眾永遠是極少數,大多數群眾是不信仰宗教的。所以在文萊華人應尊重當地社會習俗,尊重文化多樣性,避免因文化差異引發(fā)不必要的爭端和沖突。
總的來說,同東南亞其他國家相比,文萊具有相對優(yōu)越的投資環(huán)境,短期內不會對投資者利益構成威脅,是企業(yè)對外投資不錯的選擇。